新闻动态

婚恋市场-如何早期发现对方的骗婚意图

    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8:41    点击次数:63

       以下是识别骗婚意图的早期关键信号及防范建议,结合多篇司法案例和婚恋诈骗分析整理:

        一、异常财物索取行为

        1.频繁索要高额彩礼或礼物

        以“家乡风俗”为借口要求见面礼、三金、改口费等,或在未充分了解时提出购房、购车等大额消费需求。若对方短期内多次以家人重病、创业失败等理由借钱且无还款意愿,需警惕。

       2.签订可疑财产协议

       要求签署将婚前个人财产转化为离婚分割财产的协议,或通过文字游戏模糊财产归属。

        二、身份与背景存疑

       1.虚构身份或隐瞒关键信息

       伪造职业(如自称高收入但无实际工作)、隐瞒已婚/负债/疾病史,或使用假名(如案例中“小洋”实为化名)。

        2.社交圈信息矛盾

       拒绝让你接触其亲友,或描述的社交关系与实际情况不符(如同性恋骗婚者刻意回避异性社交)。

        三、关系推进异常迅速

        1.急于闪婚或快速同居

        认识不足三个月即要求领证,以“节省时间”等理由催促办理手续,或婚后立即以冷暴力、拒绝夫妻生活等手段逼迫离婚。

        2.情感操控与态度突变

        婚前过度示好(如嘘寒问暖、打造完美人设),婚后突然冷漠、挑剔甚至失联。

        四、行为模式漏洞

        1.经济往来缺乏透明度

         要求掌控你的财务(如工资卡上交),但对自身收入来源含糊其辞。

        2.短期多次婚姻记录

        若对方有频繁“闪婚闪离”经历,或户籍地存在“骗婚高发地区”标签,需进一步核实。

        ●防范建议

       1.核实基本信息

        通过民政局查询婚姻状况,核对身份证、学历证等原件,必要时委托律师调查对方财产和信用记录。

       2.保留证据链

        对大额转账备注用途(如“借款”),保存聊天记录、录音等证明索财理由的虚假性。

        3.理性对待情感绑架

        拒绝“不给钱就是不爱我”等道德胁迫,警惕以“考验诚意”为名的索财行为。

        ★法律维权途径

        1.刑事报案:若涉及金额较大(如超3万元),可向公安机关提交证据链(如虚假身份证明、资金流水)立案追责。

       2.民事诉讼:通过不当得利或附条件赠与未实现等理由起诉要求返还财物。

        ·案例警示:九寨沟县“假结婚协议”案中,骗子以快速订婚同居后携款潜逃,最终被以诈骗罪判刑;天津女主播虚构“退婚任务”骗取打赏11万元,获刑三年二个月。

        3.若发现多个信号重合,建议及时终止关系并咨询专业律师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趣赢娱乐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